发布于  更新于 

生活如水,也有苦辣酸甜 ——致我的2021

Abstract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度总结时间。如果你在我的博客或公众号上看过我的 2020 年度总结,你也许会发现,这篇12月末才起笔的总结写得匆匆忙忙,详略失当,略有流水账之嫌,亦有很多细节在文章发出后才回忆起来。

这一次,我提前一个多月开始,试图用零碎的闲暇逐字拼凑起这一年的经历,与你一同分享。

前言

2021年并没有2020年那样有纪念意义,脱离了高考的苦海,适应了大学的节奏,初步接触了科研。高考带来的惊心动魄不再每日出现,但高考般的忙碌却成了日常。于是,这一年更多的,是在平凡的日子里的努力前行,没有什么伟大的高瞻远瞩,没什么撼天动地的壮烈篇章。可就在这如水的生活中,我也尝出了酸甜苦辣,领悟了很多道理。这一次,我不会再向去年一样以时间为线索讲流水账,而是挑出一些自认为值得拿出来分享的经历与思考,作为这一年的 年终收获 。请坐和放宽,泡一壶清茶,摆一盘小点,听我为你讲解这一年中我的收获与感想。

为了防止你读不下去这篇万字长文,我做了简要的 table of contents 供你选读:

  1. 从文艺工作讲起
  2. 生活中的思索
  3. 改变与不变
  4. 整活:年度颁奖
  5. 年度推荐

那么,系好安全带,我们 TO/GA。

从文艺工作讲起

关于我和文艺……

这个 title 起得确实有那么一点泛,因为对于我这种艺术细胞没有、艺术细菌一抓一大把的人来说,爱好里也就 摄影剪辑这俩跟文艺沾点边。也许在一些朋友的眼里,我在这两项上还算有一点水平;但在这一年末尾,我再次反思了我和二者的关系。

最不舍得删掉的照片

11月,新闻中心推出了系列活动《2021年最不舍得删除的一张照片》。我信心满满地登陆 NAS,准备在这一年的几百 G 里翻一张照片传上去。可翻来覆去,却没有一张让我觉得真的“不舍得删”。

说实话,从自己在杭州正式按下第一张快门开始,直到今天,我少说也按了几万次快门了,修了几百张照片,却在一年中都没有多少照片能够到“不舍得删”“非留不可”的地步。

也许确实是今年太忙,照片拍得少,但仔细看看拍过的照片,扪心三问:

  • 好看吗?凡是筛选和调色过的都不难看;
  • 有技术吗,尽管不能和一些大佬相提并论,但我好歹有信心说自己有那么一丢丢技术;
  • 但有情感吗?仔细看看,这些照片几乎都是一些糖水片,大抵只是事后觉得好看,而没有到在前期就融入浓厚感情的地步,或者纯粹是为了表现(老套的)喜爱之情与欣喜之情。

这确实值得反思:倒不是说一个合格的摄影爱好者每张照片都要有故事、有情感,但如果让我在一年的照片中选,都难选出这么一两张已经到了“不舍得删”的地步,那确实说明摄影的心态有待调整。

好在最后还是跑到 NAS 深处找到了几张年初拍的、还算契合主题的照片,就选了一张 post 了上去。尽管后来它没能被选中,但对我自己来说,能找到它也算是一点点安慰。

这张照片拍摄于寒假,当时把几件破事一起搞砸心情特别郁闷,遂和家人出去散心,途中拍下这张照片,并调成了灰度剪影。

也许,挫折让生活失去光彩,但我们并不孤单。

至于为什么说不舍得删呢, 是硬盘巨大没必要删 是这一年的破事实在是太多了,但我总能在自己 ins 的最底下看到这张,聊以慰藉内心。

断舍离:为生活做减法

啥断舍离

别急……不是分手了x(我一个 19 年单身狗说个鬼哦)

我为何弃坑剪辑

12月10日凌晨,我完成了学生节班剧 《心灰忆暖》 的拍摄剪辑工作;17日凌晨,它的 幕后 NG 花絮 也已成功投递。我躺在床上,在微信上跟 2 位朋友说道:我正式退坑剪辑了。

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我会时不时花点时间剪片子,或是完成任务,或是自我消遣。从各种琐碎的 Vlog和随记,到整个活玩个梗,到给班里剪片子、给学校剪宣传片,甚至被某dalao带飞接过校庆的一个commercial……从最早的 Windows 软件包里的视频工具,到会声会影、Vegas、Premiere,再换达芬奇,再换 FCP……就算不能说擅长,也好歹有一点经验。

可这次给班里剪完学生节的班剧后,做一做横向对比,却感到挺惭愧:自己的这么多片子大多是循规蹈矩,大多数缺乏创意,只能叫“剪”;平淡如水,倒是充满尿点。也许是因为片子题材的问题,也许大多数时候甲方和 audiences 都很满意,但从一个“阅片无数”的人——尤其是阅某某飓风这种团队的片子无数的角度看来,自己的片子还是纯粹的“剪辑”,并没有“创作”的意味。

当然,令一点 drawback 是,为了让这次剪辑得以在我众多其他事务中能高效推进,我三次通宵赶 ddl,彻底把生物钟打乱了(甚至因此还被关心我的班主任约谈哈哈哈),还因此不小心翘了几节绝对不能翘的课。当然了,为了剪班剧,这时间花得确实超值,但如果次次如此,在当前的学业压力和事务压力下,我很清晰地知道自己花不起这个时间成本。

Anyway,或许是时间门槛对于我过高,或许是自己平时就不太擅长文艺,现在看来,剪辑带来的唯一乐趣,可能就是为别人或集体做一些自己的贡献。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都用“不忘初心”来勉励自己坚持,而反观我入坑剪辑的初心,似乎只是玩得转软件还有台相机罢了——这又是一个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花时间的理由。

经验表明,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都需要时间和经验,不过我想以后肯定没有心思和时间给这个了,那就果断地“断舍离”。

学会拒绝

这一年中,或许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拒绝,不要给自己揽太多活。

人生不应该荒废,但时刻忙碌也是不健康的状态。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问题就在于,我们往往认为自己能做好每一次决策,认为自己会拒绝、会在该拒绝的时候拒绝。

大一的时候,除了平常的学业,还参与了一些社会工作:因为经验和对班级的热爱而干了一年宣委,因为喜欢摄影而加入了新媒体摄影部,因为喜欢网络而加入了 SNS;当时,学业压力并不是很重:在这几项我甚至能每周周末有一天可以不做任何事。

来到大二,分流到新班级,尽管早就和大部分人打成一片,还是为了充分融入班级而开启了第 5 年宣委的生活;在新媒体发发图也能陶冶情操;对 SNS 的感情愈加浓厚……似乎与情于理,我没有理由把他们的任何一样抛弃;但就在同一时间,我又接手了团委的一个兴趣团队,开启了在一段我一定要抓住机会的 internship,在 SNS 挑起了 80%+ 的技术工作;更不巧,在这一学期,学业压力逐渐变重,如果说 3+1 学分的数电的 10 学分级工作量还算让人喜欢,4 分的马原让我这个思政思想白痴头疼欲裂,而 1 分的大物实验则是让我浪费了最多时间的该死的课……

学业、research、社会工作,前两个必须做好,所以各种社会工作,既然没法兼顾,又想都做好,那必然能推则推。可说起来容易,每当人来找到我,有项工作要交给我,好像只有我能把这个工作做好;或是需要我帮忙的时候,而且我和对方关系比较好的情况下,我都咬咬牙接受了。但后果,就是日程爆炸,事务交替。从了早上走出宿舍,不是在学习、干活,就是在路上,忙碌一天,晚上回到宿舍,倒头就睡。时间一长,仿佛自己就是办事机器。

今天在北邮人上看到的这张图,似乎不是在说删 app,而是在说我拒绝和推掉 work:

deleting-app-byr

所幸,在日程管理的帮助下,偶尔会搞砸一两件事情,但整体做得还算不错,却好像还有一点才到自己完全满意的极致;总想着能出去放松下、能有几个小时静下来给自己放个假,看看日历发现这周熬过去就拨云见日了,可到了周末,下周的日程又排得满满当当。

这种生活过得真是麻木、无趣。 似乎并不是我在排日程,而是别人在排,而日程在控制我。

于是,在告诉学长我决定不加入系学生会文艺部的那一秒,在我开始为学校某单位的技术支持物色和培养新选手时,在我逐渐淡出新媒体工作,计划下学期跑路时,我开始真真切切为生活做减法了。当然,这个减法的 forward pass 也需要时间,不过已经初见成效。期待几个月后,我又能做回自控玩家

生活中的思索

前面发了这么多牢骚,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是时候转移话题了。 既然刚才提到了我如何被生活压得抬不起身,那就来讲讲我是如何试图“优雅”地面对生活的。

A Calendar is All You Need

我个人很在意效率,希望每件事都在日程上清晰明了,每项工作都能有(或尽快找到)一套工作流。从日程管理到课程笔记,从敲代码到摄影,就连写 DSA 的 OJ,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它们能让每天的事务有条不紊地进行:

每周花一个小时精心排日程,就不必每小时都有五分钟在担心忘了什么事;以基本固定的工作流为主线工作,就不会有环节忘记或做错,更不会突然手足无措。

尽管这个特点在不少人看来略有些偏执,但我确实从中受益了很多。

日程管理是我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于日程管理的工具, 一个脑子肯定不够用,但又要避免“差生文具多”。 尽管曾经拥有着可能比大多数人都要 neat 的 Notion Workspace 与 To-Do 自动化,我当下的 个人日程管理 还是很简单: 一个跨平台的云端日历

Why not To-Do ?

工作管理一个重量级工具就是 To-Do,我见过很多人每天对着 To-Do 安排日程,把 due 写得清清楚楚、流程写得事无巨细。可惜,我并不喜欢用市面上的绝大多数 To-Do 工具管理日程,原因很多,此处不赘述,重要的是它是管理“工作”,而不是管理“日程”
的工具。

相反,下面这个家伙可以:

(删除了某些敏感日程)

没错,日历可以,它具有许多良好性质。

Why Calendar ?

时间性

在日历上安排日程,能体现出来每件任务占用的时间,有效避免事务重叠。在安排日程时,按照自己对事务的时间预期,综合考虑通勤、收尾等工作的时间消耗,在日历上划出一段略微宽裕的的时间片段,即完成了一件事务的时间预分配。每周集中花几十分钟安排一下未来一周的日程,并随时调整,就是简单但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案。更美妙的是,许多日历会在每件事务前发出提醒通知,进一步加强时间的时间性。

模糊性

在日历中,所有的记录都是封装好的事件卡片,只告诉你“几点到几点做什么”。如果需要安排具体的工作流程,可以写在日历的备忘中;但无论是否安排细节,所有的时间在日历的顶层看来,都仅仅是时间片段——在该安排时间时只考虑时间,这才是合理的时间管理。

也许你会 argue,日历和 To-Do 的功能并不重叠, 但我们往往并不是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而是要整理好什么时候要做什么 ——也许 To-Do 是中学生管理作业和练习的好软件,但是大学的这种任务少但耗时,且呈周期性的阶段,个人还是 prefer 在日历上直接为某项课程、任务分配时间,而在日历的“备忘”中填写细节;而若是非要加一个全功能的 To-Do,未免有些臃肿。

并且在落实时,我还找到了更多的 trick,包括但不限于:

机动时间:给自己一个偷懒的机会

我相信所有正常人都有偷懒的一天,这就是为什么在日程越是爆满的时候,我们越需要机动时间。无论是给每件事情留出足够的前后时间富余,还是专门划定一个日程叫“机动”,都是为自己潜在的偷懒、摸鱼、突然的想法、突发的事件打好提前量。就像当你知道 array[10] 迟早要插入一个元素,那你不妨在这里空出来,免得还要花最高 $O(n)$ 的复杂度做移位。

配合 Reminder:粗中有细

如果说确实有部分工作需要记下一些工作项,在日历的备注里也许不是最好的办法,但也没必要再拖一个全功能 To-Do 进来。这时,我们想要一个文档级的、带有 checkbox 和 list 功能的工具,但又不想用 Word、Excel 这种光打开就得几秒钟的工具。那 Reminder 必然是一大选项:光速启动,用几个简单的工作分页,几组按工作班次分开的 list 夹杂着 checkbox,在手机和电脑上随时同步;不需要花哨的标注,不为具体行为赋予过强的实践属性,轻轻松松就能管理工作进度。

Anyway,上面提到的思路已经帮助我养成了比较高效的日程管理习惯,也建立了很多事务的工作流。他简直救了我的命——大二这段日历永远爆满的时间,如果没有日历,不知道我会错过或搞混多少事情。也许他不适用于你,但希望上面的思考能对你有所帮助。

教老教师用智能机而引发的思考

3月中旬,信息中心、老年科协与 SNS 推出了系列活动,为学校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老人们开展了数场智能手机培训讲座,帮助他们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在活动现场,我们几位志愿者想尽一切办法,用极高的耐心和热情帮老人们答疑,提供手把手教学。在几次培训中,我分别负责了教学材料的编写、讲座主讲和志愿者的工作,基本是全方位体验了这一活动,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当今的数字鸿沟真的是老人的能力问题吗?

说实话, 第一场开始前,我一直认为老科协的老师们都是高智商、生活丰富的老人,就算用了几十年功能机,也能轻松上手智能机。可事实证明,我过于天真了。老人们确实个个都是高智商的传奇人物,可隔在他们和智能机之间的数字鸿沟,在很大程度上却似乎并不是他们的能力挖出来的。

第一道沟:有人买手机,没人教用法

在第一次培训中,老人们纷纷掏出自己的智能机;有经验的老人已经解锁手机畅聊微信了,可有的老人却对着那被熟悉功能机按键的手指用力按松的 home 键发呆。对很多老人来说,家庭的经济条件绝对不是挖沟的因素,他们的孩子在拜访父母时能轻松将一台智能机送到他们手上,然后寒暄两句,然后就匆匆离去;或是在父母打电话或者亲自请教手机使用问题的时候用一句“我在忙”搪塞……面对这个新奇古怪的砖头,老人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将它变为一块能打电话的砖头。

很惭愧,之所以能说出上面的 mechanism,是因为我也偶尔是他们中的一员:尽管我已经尽力耐心地把姥姥姥爷“培养”成当能天天往“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转各种消息的、天天出门叫滴滴会自拍的手机能手(哈哈哈哈哈哈),但也难免会有在他们询问的时候不耐烦地躲开的情况。

不 available 的时间人皆有之,能在有时间的时候耐心帮助,就已经足够贤了。

第二道沟:当今智能机 App 的臃肿化

在培训中,我们发现,老人们对连接网络、接打电话、微信聊天等一系列操作滚瓜烂熟,在培训后能流畅打开健康宝、紫荆码、收发红包、接龙,甚至能熟练使用腾讯会议……但他们却在打开滴滴叫一辆车的流程中,卡在了第一步——面对一个新的开屏弹窗,它们不知道那个假的“取消”能不能点,不知道哪个键能把它关掉;像极了考试时做不出来的那道题

为什么老人都聊微信,不用 QQ?本是同根 IM,相比 QQ,微信就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主题、积分、等级、特关等等。当然,QQ 的目标群体本身就是年轻人,而微信则像是纯粹的沟通工具。但当你打开美团、滴滴这种生活软件,打开拼多多这种具有“多多买菜”这种高度老人级功能的软件时,左一个弹窗让你积分换礼品,右一个弹窗给你可行域在月球上的优惠券。我们自己的 attention 模块已经 train 到了能轻车熟路点完所有正确的“领取”“确认”“取消”,一路过关斩将达到终极功能,可老人的 attention 模块会带着他把屏幕上的每个字都读一遍,然后还是搞不清楚该做什么。今天的这个“确认”是确认领取优惠券,明天的这个“确认”可能就是同意自动把自己买的内衣内裤的记录全部秀到拼多多的动态里。

不仅是画面臃肿,功能更是个寄x。为什么美团外卖一个点餐软件能™️做群聊聊天室?为什么拼多多一个购物软件能™️内置一个拉人砍一刀比购物还快的浏览器?为什么多点一个超市软件™️找我办银行卡?扯不扯啊?我曾有幸跟美团的 Chief Scientist 交流,当时我问他,你们的 AR 导购做得这么好,入口在哪?你们首页有两页功能,一页 12 个,外卖竟然在第 2 页,用户怎么高效用?他笑着说他们也在调整;于是第二天首页的功能出来了第三页。

这到底是个啥软件???

当这些软件我们自己用着都吃力,如何让老人用?

彩蛋:泪的教训

活动结束后,队里的另一同学对活动进行报导,作为一门课的作业。我协助他进行了一些拍摄工作,其中包括(用我的相机)对我和活动组织者的采访。

于是,这次经历给我的另一教训是:

主动打码x

暑校带班:过关斩将、拨云见日

很戏剧般地,2 年前,我和朋友们因太菜而在 THUSSAT 发挥失常,断送了去清华暑校的机会,于是我带着 8 个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去了北大暑校;2 年后的这个夏天,我不仅坐在了园子里,甚至还去干了清华暑校的带班导。

受到方方面面(特别是疫情)的影响,这一年的暑校一反过去的集中活动、打散分班,而是将各省划分成了多个校区,每个校区按省为单位分班。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被划分为“甘宁青新”校区,我则和一名一中的学长一起带宁夏的班。

参与这种大型活动的举办,我也算是有一点浅薄的经验;高中时作为社长兼技术总监,常常一个人干着行政、技术、学术的三倍工;和社团承办省会,和强的弱的人一起合作,该磨出来的茧子和棱角也逐渐分明;带队去暑校、去比赛,从头照顾到脚,从上火车照顾到下飞机……能力越来越强,脾气越来越好,似乎这么说自己也没啥大问题。但……

第零回合 · 技术偏执狂

和众多活动组织一样,联络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家发短信。不到 30 号人,一个一个发倒也花不了解分钟,但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对于我这样一个比较偏执的人,让我真的手动处理这件事会比让我每天跑 3 km 还难。

遂速成 adb Python 接口,反复试错,最后将短信都发出去,用 60 分钟的自动化方案解决了 10 分钟的手动工作。嗯,不愧是我。

当然了,大部分时间是在试错:

而且障碍根本不在人多,而是在有人不信你:

以及社交天花板选手(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一回合 · Ps Ai 文档开到爆

上一次见到一个 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 开了几十个文档,还是在上次 还是那年办 NXMUNC 区会,在技总的电脑上;这一次,则是在包揽了甘宁青心校区所有展板、易拉宝、背景墙、接站牌、指路牌、工作证、学院证、嘉宾座签、奖状等一切物料的设计工作的我的电脑上。

说实话,之前玩 Adobe 全家桶全靠兴趣 driving 和大胆探索(每个 button 都要去戳一下);这会接的活虽然不算太难(不是特别需要设计水平),但一想到要给 4 个省 5 个班设计 5 种能相互分别的、具有清华元素和校庆元素的学员证,外加工作证,这不能说是 data augmentation,只能说是 diversed generation。

但是经典的“清华元素”,能 visualize。出来的,除了清华紫和二校门,就是二校门和清华紫……就算直接把校庆视觉识别系统那套 Ai 文档直接拉过来提元素,来来回回就是不超过 3 种花纹。要做出 6 种能清晰可辩、无冲映射到班级的设计,还不如让我现场训一个 THU- Elements-GAN 让它去生成……

Anyway,最后硬是旋转、跳跃 调色、加噪音 组合,做出了还算能看的几组,请允许我带着尊重的态度为每个班选出名字最有特色的一张学员证以示风采(因为奇怪的原因下面的图片出自不同的版本,所以请无视“学员”和“学员证”的差别:

班级 新疆 / 清新班 甘肃 / 清陇班 甘肃 / 清甘班
学员证 alisiangge yangtian feifei
获奖提名 姓名太长我得亲自为他单独导出奖 (曾经是)联想 PC 业务的骄傲奖 与 Stanford 著名 CV 学者同名奖
班级 宁夏 / 清宁班 青海 / 清青班 工作证
学员证 rongyu liqiang yuyang
获奖提名 是我的亲学弟所以你出来丢下人奖 如果我爷坚持己见就与我同名奖 与 Tsinghua 无名 CV 小白同名奖

(很有幸,班级的名字也是我们给起的,除了“清甘”听着不那么顺口外,还算是不错)

此外,其他物料的设计也都算顺利,很多是直接照抄校庆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虽然已经多到我都懒得归档了……

当然了,我很脑残地把这些文件放在了 OneDrive 里面,于是每次批量生成两百多张工作证、150 ppi 的巨幅背景墙等灯光时,或是每次批量删除几百个 png 时,OneDrive 就带着风扇的噪声和一大堆删除告警来烦我……

第二回合 · 可怜天下父母心

清北暑校办了这么多年,向来是学生自行前往学校,(as far as I’ve concerned)没有接站的先例。就包括 19 年我带队去隔壁暑校,也是几个人坐着火者(打着扑克)就去了,坐着飞机就回了,各位家长也都是对自己的孩子充分信任。毕竟马上就要成年或已经在成人礼上走了流程的人,出远门可能需要人带,但如果独自坐个公交都有问题,那必然是在生活技能方面不合格。

当然,更多的情况下——至少从经验看来——是孩子的技能合格,但父母依旧怀着担忧与怀疑。就在出行前一周的某个晚上,有几名家长突然在群里质问为何不提供接站,并和孩子父亲一起小范围掀起波澜。很快,好几名家长都加入了“质问”的行列,到了“怀疑”“声讨”的地步。

父母关心孩子的安全并不是问题,但这件事情发生在名单确定、行程确定、和家长的对接工作进入尾声的时候,这就引出了众多问题。几个晚上,我们左手给家长拿出折中方案,被否定;右手跟招办商量能否略微宽容,提供一定程度的接送,但也不好意思破例。于是,两侧的矛盾一起堆在了校区校长和辅导员头上。

对于家长,将心比心,我们其实非常理解父母和学校双方。可怜天下父母心,谁的父母不希望孩子平安呢?就算和清北暑校无缘,就算不上985、211,生命健康也是要死守的一道关,这是毫无疑问的;对于学校,暑校这类活动本身就具有特殊性,更何况它不是清北旅行团,而是一个选拔性、交流性质的活动,不能为每分每刻都可能到达的同学提供密集接站这种极致的服务绝对不是任何扣分项。

但换个角度,如果早早了解活动规定,提早和有关方面交流、商量,提出质疑和意见,又怎么会有这种 lose-lose、大伤元气的对峙环节?如果连几个成年人或准成年人组成的队伍都不敢松一点手,又怎敢让孩子在一年以后就踏上近乎孤独的大学旅程?

最近,也有些学弟学妹的家长联系我,希望我能和学弟学妹们聊一聊,帮他们拯救一下自己难以介入的孩子的学习,但从听他们倾诉的第一分钟开始,我就惊讶于他们对自己孩子学业的态度——那种喜欢通过一次成绩就直接给孩子贴 label 的父母,那种“觉得”孩子应该刷这套题做那套卷子却连孩子数学错了什么题都讲不清楚的父母,似乎都需要调整下自己的心态。也许我的评判也带着诸多主观色彩,我们至少应该把最基本的客观道理讲清楚。

责任就是责任,义务就是义务,能力就是能力,道理就是道理。

限于众多因素,此处不便多透露具体细节,以上对事情过程的描述也许带有不少主观色彩,仅代表个人观点。但是 anyway,这件事情确实绝对值得深思。

第三回合 · 行人临发又 undo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尽管北京周边疫情当时控制得很好,但隔壁暑校已经改成线上,早已把线下场地、通勤、费用处理得明明白白的我们每天都提心吊胆。更何况,这几天的疫情特别不给面子:

  • 北京新增 14 例确诊,其中 1 例系清华大学东门外一大楼工作人员,且到访过清华科技园
  • 银川新增 1 例确诊
  • 学校现已恢复疫情最严防控政策

上完最后一节课,准备带着一箱物料前往暑校地点、把箱子拉上的瞬间,本就感觉不妙的我得到消息:暑校将改线上举办。

心态爆炸是必然的,但一瞬间,所有人根本顾不上崩溃,而是开始应急预案:联系学校单位、联系物料运送、联系场地人员……忙了一下午才消停。预案很完善,收尾很成功,但这个结果还是挺令人沮丧的,线下工作我们费了很多劲,几个负责的老师和暑校校长跑前忙后好几趟,和场地那边交涉了好久才敲定的方案,说没用就没用了。

不过,这倒也解决了之前并没有很令人满意的“接送站”等问题——至少我不愿意看到一个特别折中的办法杵在那。家长们倒也松了口气,

当然,我也挺失望,设计了一大箱子物料,光是文档堆起来就 11 G,大多也就只能在云上 贵州 睡觉了。后面,我把已经印刷好的学员证分发给了各省的带班导,让大家分发给各个学校,也算是留作纪念吧。

第四回合 · 苦尽甘来,回味无穷

前面吐槽了这么多,最后的结果倒是挺令人满意。

尽管生了几次波澜,几天的线上暑校最终还是有条不紊。从趣味知识竞赛,到云游世一大、理科工程竞赛,再到临开始前一小时我才找够人的学长面对面,每一个环节(除了我在带班同时写的大作业被自己 reset --hard 导致一千行代码从头再来的手贱操作)都惊人得顺利。最后,我们伪装成柴导、染倒、梁导,偷偷潜入了柒导所在的甘肃两个班的腾讯会议,和大家一起欢唱。很难想象,两个 schoolwork 压身的苦 B 大学牲和一群高三在即的高中僧,忘掉成绩的不悦、抛去学业的压力,坦诚相待狂欢;由于考试这一经典环节被(暂时)移出群聊,唯一的压力源也灰飞烟灭,只留下插科打诨、促膝交流、团队合作。学弟学妹们的快乐源泉,也许也是我们的泄压阀。甚至在文科竞赛中,一名学弟和马导合作,完成了一曲 《赴荷塘》,是真的专业好吧!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团队破冰了。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一个小型的趣味问答,于是我夹带私货(乳法2/1):

咳咳……不是,是我在问题和解答中顺带介绍了很多学校的元素,比如食堂、“小马尔代夫”西湖游泳池、食堂、教学楼、食堂、游泳馆、食堂、体育馆和食堂,并分享了一系列学校的学生活动、研究成果等等。尽管入学一年的我已经对这些习以为常,但看到学弟学妹们竟然将喜爱和惊叹溢于言表(褒义),以至于直接在腾讯会议里就“哇”了起来——这还是很令我感慨。

我不清楚很别人对某所大学的青睐来自什么,但于我而言,当然有清华的实力与氛围,但另一方面,能在千万仓鼠的图书馆里安心学习,能在水木清华旁、荷塘月色下漫步,能把十几个食堂换着吃,能向名家教授交流学习,能让自己小众的兴趣也能有一片发展天地……这本身就是很幸福的体验。

如果说这些确实成为了哪匹黑马发奋图强的一个理由,那我也很荣幸能曾帮助他在他的心中种下这样一颗种子。

科研初体验

也许这一年,对于我而言最重要的一项决定,是开始初步参与科研工作。虽然严格来说,今年参与的部分大多数只能叫“体验”科研,我也还没有开始将大部分精力全部投入之,但在四处翻飞的“科研不是想做就能做”“科研不适合每个人”“科研很苦很累”这样的观点下,经历自己的思考,我目前的想法依旧是日后要走这条路。

也许是有不少相关的经历,也许是个人的性格和特性如此,我对投入创业、管理等等行业的兴趣非常低,甚至感觉自己不喜欢跟钱打交道。每当和这类工作接触,我就感觉浑身不爽——并不是对不同的工作有偏见,只是内心觉得这些工作和自己的节奏不符。

相反,我最享受的时刻,是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探索、尝试;或是和三两好友、知己、学长一起交流,听听别人的想法、成果、观点;写了这么多年代码,我并不介意反复的试错、调试;而对待科学,似乎也有那么一丝丝“信仰”“追求”的味道……也许我更喜欢心静下来的工作、更喜欢和科学打交道。

”科学的前沿就像是清风明月的夜晚,科学家能享受‘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我还不能将自己和真正的科研人员、科学家相提并论,也不能断言自己未来能有如何的成绩、到达如何的水平,而上面的观点也不足以说明我有 capability 去做科研。但不知为何,我却有些期待这样的体验。那既然如此,不妨先做一番尝试。这也是我在分流后加入通班的一大理由。

加入通班后,我有幸在一名非常 nice 的学长的指导下在 CV 领域开展一番探索;在此过程中,期待与愿望愈发强烈。尽管我还处在很多系统知识的初学阶段、很多工程工作的锻炼阶段,尽管自己的 research interest 也还没定死在 Vision 这一领域;但在几个月的锻炼中,我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一些做 research、读 paper 上的技巧,更有在 research 过程中的心态、态度、品质——这是不论以后做什么领域的 research 都大有裨益的。

也许到不了“无人之境”,但我要出发了。

改变与不变

无形的时间总能在不经意间让细微的变化发生,将微分积累成积分,逐渐爬上高耸的势垒,走向另一侧的势阱——当你察觉到变化,就很难再回去了。

11 周的暑假被 5 周小学期和各种事务折腾得仅剩下一周的空闲,在这一周内,我察觉到这个暑假的不寻常。

家的方向

2 月,入学的第一个寒假结束,我坐上返京的飞机,在公众号上写道:

“我望着北京的方向,心中却在想着家乡。”

7月,到了暑假,照理说这样思乡的我早就应该望着月亮、鸿雁、杜鹃、杨柳、寒蝉、扁舟……冲回家了。可手上还有几十篇 paper 要翻、好几个重量级 pre 要做,还有几台服务器需要我从头开始配一堆东西……这时的我却已经没时间想什么时候回家了。ddl 不断靠近,第一次做正式 literature review 的我的压力和迷茫不断增大。每当家人问我啥时候回的时候,我都说,”过几天吧“”在忙“”活干完再回““回去干不了活”……于是一拖再拖,拖到了八月下旬。

但忙着忙着,我突然察觉到,家人的催促声逐渐消失,一直期盼我回家的家人们似乎也不介意我在学校忙自己的事情。我曾在五一假期回去了一次,可就算在五一节后返校和母亲打的第一个视频电话里,她的思念就好似要从屏幕里溢出来了一样。

我很明白家人心中希望我回家的迫切,但也明白手上事务的重要性。可时间的流逝,让我变得如此固执,也让他们慢慢接受了我的固执。在事情发展到几年都不回家的地步前,我决定做点什么。

毕竟事情早晚能做完,但家,总有一天,就回不去了。

于是那一天,在 paper 看到崩溃,电脑盖子被我重重合上后的第一秒,我便掏出手机,订了一张 2 天后回家的票。

有趣的是,这件事情我没有透露给母亲,甚至联合三舅妈、姥姥姥爷一起“欺骗”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想这么干很久了x)

Anyway,回到家里,所有事务也都有序地开展了,我甚至找出了一天和朋友去机场完成这一年的年度 徒步绕 4E 机场一周 拍机活动,并协助母亲的单位开展了一次分享讲座。

当然,这个过程中依然少不了我憋不住的梗(不过这个好像只有 aviation guy 才能看懂x):

追飞机的孩子

大概从高一开始,我和同班的佳昊就在每年的五一左右去河东机场拍一次飞机。高三的时候,我们没能在五一去拍,但却在毕业旅行的时候,在成都双流机场完成了这一年的年度拍机。

高中时的我们,还是单纯的孩子,除了并不特别繁重的学业,没有繁多的事务。那时,就算全身晒爆皮、被蚊子咬一万个包,拍机也可能算是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坐在机场旁的土堆上,看一架架客机起起降降,“解锁”一系列彩绘涂装,从发动机聊到 APU,再到 5APU(乳法 1/1)。河东唯一的常驻宽体——Emirates B777 也在那年悄悄离去,只有一架架看了又看的窄体 737、320 和偶尔来一架的破舟 60、湾流等等。就连 A320 neo 我们都拍了几十张了,可只要有一架飞机的跑道灯在下滑道上亮起,那两个追飞机的孩子就抄起望远镜、打开 FR24,打开相机,从擦烟拍到脱离。河东唯一的 03-21 跑道,已经被我们端到端走了好几遍。

带着成熟一同跑到北京上大学,坐拥首都大兴共 7 条跑道,尽享八卦台绝妙风光,任他双层宽体四发进近离场,追飞机的孩子,却似乎没了当年的热情

——直到,在事情发展到连河东机场跑道多少米都忘记前,我们决定做点什么。

放一张看起来不太对劲其实只是为了 creativity 的照片:

(放一张最爱的木航)

这一天,我们不再由父母接送到机场;这一天,我们不再蹲着一个跑道头死守;这一天,我们拔山涉土,绕着机场外围徒步整整十公里,从各个角度拥抱久违的河东;这一天,我们一个电话,就有曾经一样青涩的高中同学老练地开着车来接我们回去吃火锅。

这一天,很多都变了,可幸好,当年追飞机的孩子,还会在看到飞机接地后欢呼雀跃。

年度自我颁奖

整篇博客一直在输出观点,虽然夹杂着梗,还是似乎不太有趣。

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请带着笑声看我为自己颁发本年度的 awards:

别名最丰富奖

众所周知,我是 GBK 杀手、半边字先生杀手和别字先生杀手。这一年,我收获了历史上最多的别名,于是将历史一股脑抖了出来:

当你参加比赛时:

当隔壁并不喜欢 UTF-8 时:

当你意识到 QWERTY 键盘上,t 和 y 相邻时:

当你查收快递,发现不仅最后一个字错了时:

best-express-ever

当 OCR 遇上潦草手写:

best-ocr-ever

当你差点上不去飞机时:

当学校的新门户 beta 内测,还没有修复 bug 时:

(请大家期待新 info!)

当我已经习惯了别人把我的名字写错,且学校真的有个人叫“李宇凡”时:

his-name

当你妈都打不出你的名字时:

(其实是 iPhone 的默认输入法不带这个字的索引,解决方案:在 contacts 里把我加上)

best-mom-ever

当 Samsung 给你发邮件,不容易写对的字写对了,但是……

晋利策奖 2021

晋利策奖 2020 颁给了拍到学堂路车神的我,那今年的这一奖项颁给拍到了 你清补刀王 的我。

jlc-21

产品定位最失败奖

当你为队里写了一个 Telegram Bot,你以为它的用法:

sns-siri-me

可大家的用法:

sns-siri-1 sns-siri-2

幸好不会有公司请我去当产品经理x

真香奖

每个忠实的软粉,只要碰了 MSFT 的硬件:

IMG_3297 IMG_3298

每个忠实的软粉,都曾经坚信:

IMG_3283

每个忠实的软粉,都可能做出这样的操作:

IMG_32892

每个忠实的软粉,都曾收到 Apple 生态的压迫:

IMG_3291

每个忠实的软粉,只要接触了 Windows 11:

IMG_3294

于是,在某一天……

P1012802

年度推荐

这是今年的总结新加入的栏目,希望能将这一年中我最喜爱的 5 首音乐和 2 部电影推荐给大家。

音乐篇

TOP3 - One More Light by LINKIN PARK


        

这首歌其实可以套在很多毒鸡汤上,可下面要讲的,是我切身的体会。

我在 2020 春季学期的体育课由张敬军老师上。不像其他老师,张老师的年龄要略大于大部分体育老师,身体也因此不是并不是特别健康——在一学期的篮球课上,他也很少亲自带着球给大家做演示。

在临近学期末的时候,老师因为身体原因有几次迟到或缺席课程;而由于在期末评分时出了一些差错,部分同学对张老师的确实颇有微词。不过,张老师很是尽职尽责,他甚至会在这一学期结束后,时不时联系我们几个并不是特别擅长体育的同学,提醒我们做力量训练。尽管我们也并没有特别留心于此,但有这样一位老师一一记住并关心我们的身体状况,这在体育这门课上很是少见,也确实让人感到暖心。

可这天,我们在信息门户上看到了张老师的讣告——看到的时候我愣了一下,平时对体育并没有什么热情的我,内心却是五味杂陈——你确实没法在第一时间接受这样的消息。

one-more-light

这件事情并没有引起很多同学的主意——对于他们来说,一生遇到的老师数不胜数,而其中真正的“恩师”更绝不在少数,张老师也就像那星空中的一小颗星,没法引起注意也无可非议;但对于我,尽管并不能算“恩师”,可张老师对我的关照,确实让人难以忘怀。一颗星星的熄灭也许难以引起常人的注意,可在我的星空中,这一颗星将会长明。

i-do-care

TOP2 - Wrecked by Imagine Dragons


        

(偷懒)虽然这首歌背后的故事比较悲伤,但歌还是很好听的,无脑推x

WreckedbyImagineDragonsonAppleMusic

TOP1 - Coloratura by Coldplay


        

这首歌蛮长的,它可以当背景音乐,也可以当前景。在敲代码、想事情时,这首歌不会像其他非纯音乐一样用歌词打乱你的思绪;可若要闭上眼睛,仔细听歌词,似乎也能被 Martin 温柔的声音带入属于自己的 Coloratura 星云——听着听着,你会慢慢抬起头,好像自己在仰望头顶的星空——就好像当年伽利略往着天上的月亮一样。

coloratura-2021

让歌词带着你,Through Pioneer and Hеlix, Oumuamua, Heliopause and Neptune,仿佛不再是站在地上仰望星空,而是和先驱号一同穿越银河,颇有专辑 overture MV 的感觉。

P359487820_Anull_video_gr607_sdr_456x456.m3u8

有时候,这样的幻想是逃离现实的绝佳方式。

影视篇

以下内容 含极少量剧透* 。

TOP3 - 《28 连的 28 小时》

这是今年学校军训,我和 @CalaW 制作的连队宣传片,见 Bilibili

Ending-28hours

说实话,片子前面略有些拖沓,可能是为了和这个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28小时”这个点子一一对应。那两周虽然又苦又累,但现在看看片子,还是有蛮多回忆,尤其是:

times-junxun

(虽然机械系的同学都没看出来,但这里应该标成 SR,对不起尹老师x)

TOP2 - Swan Song

swan-song-banner

一部 Apple Original 电影,TV+ 用户可以直接看。片子讲述了其实很多人都曾幻想过的事情:查出绝症、克隆自己,然后悄悄地用这个没有绝症的新的自己代替原来的自己。

片子是科幻片,但是能引起很多思考:生命、科技、伦理、人性……而主演 Mahershala Ali (曾在 Green Book 中饰演 Don Shirley)也将这一角色演绎得很到位。

TOP1 - No Time to Die

作为一个把 25 部 James Bond 和番外篇翻来覆去看的 007 粉丝,即使知道是主管因素使然还是要推荐这部 Daniel Craig 的最后一部 007。

一反于以前的电影里 James Bond 开了挂一样,就算被 Moneypenny 不小心给了一枪掉到了水里还能活过来,任他 M Q 换了一代又一代还是超长待机的操作,这一部的 007 终于也有自己也无法 handle 属于自己的 catastrophe。

no-time-to-die

Daniel Craig 在当年接过 Brosnan 的 007 的角色后,舆论很大部分持否定态度,但十几年来, Casino RoyaleQuantum of SolaceSkyfallSpectre (手动 cue Sighten 的 Spectrc),以及新上映的 No Time to Die ,Craig 也确实演出了 Bond 身上的勇敢、洒脱、不羁,当然也有一些不适合在文中提及的缺点。

此外,抛去对歌手本身的评价不谈, No Time to Die 这一同名主题曲倒也蛮好听。尽管没了 SkyfallYou Know My Name 那样气势恢宏,却实际上唱出了这一步中 James 再一次拯救世界,却没法改变自己的结局的悲凉,倒也符合主题。

总结与展望

Anyway,思考归思考,玩笑归玩笑,如果你真的逐字逐句看到了这里,那我必须要献上真诚的感谢。

尽管当初立下 flag 要每周写一点把本文写完,最后还是敢在考试复习放松之余草草赶完了。一年的光景太过丰富,但每当我打开 Typora,却都感觉无从下笔——发生了很多事情,但似乎都平平淡淡,没必要拎出来讲;打开朋友圈,似乎都只是一些想和大家分享的乐事;匆匆前行,也错过了身边的很多光景。但正是在这如水的生活中,正是在如上文案例这样的大事小事中,我逐渐学到了如何 handle 生活中的各种麻烦,学会了如何在匆忙的生活中打理好自己。

生活如水,酸甜苦辣

一张照片、一部班剧,让我自我反思,调整摄影心态,正式弃坑剪辑。多年的摄影和剪辑经历还没能全部转化为经验,一个还不到位,一个没有修成正果,似乎是来自生活的辛辣讽刺。

暑校带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一波三折,意外频出;做了一堆物料,废了;和家长、学校双向据理力争,但最后还是自己咽下委屈;现在想起来,确实是让人心酸的回忆。

日程的爆炸,让生活仿佛失去控制;繁多的事务,压得我喘不过气。尽管有所好转,生活的苦涩,我还得接着尝。

我们试图帮助老人跨过数字鸿沟,但定睛一看,并不是老人不能或不想跨过它,而是一大批带有臃肿功能、混乱界面的 App ,毫不顾忌老人的想法,把这沟越挖越宽。

一切都在悄然变化,尤其令人担心的,莫过于让生活改变了我们,让当年珍视的事物都成为追忆。

但生活,真的只是酸楚、痛苦、辛辣吗?

弃坑剪辑,放下了一个为别人而熬夜忙活的理由,不擅长就是不擅长,丢掉了反而一身轻;类似的,众多生活的事务,能推则推,学会拒绝和合理放弃,为生活减负,是为了能跳的更高。

暑校一波三折,困难重重,但我们最终突破层层阻碍,化险为夷;几天暑校的快乐时光,在别处可遇而不可求,更多的绝对是难忘的回忆。

日程管理,是我非常引以为傲的习惯。在我的日历中,这一年的每一天都有一个点——代表着这一天有日程。在最忙的时候,是日程帮我厘清头绪,让我可以不顾其他一切,专心投入到下一段日程中。

就算老人们被奇怪的 App 整得头昏脑涨,依然有我们这样的热心人愿意帮助他们讲解,依旧有众多良心的公司通过小程序、快捷入口、无障碍访问等功能,在数字鸿沟上架起一座桥。帮助老人跨过数字鸿沟,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景。

和家长的一次次交流,让我意识到也有一些父母在助力孩子的学业与人生的方式上有些不妥;回过头来,我很庆幸,我从未见过哪对父母在对待孩子的学业上比我的父母更出色——这也许只是我的主观感叹,但我的父母,也必然是我人生中的一处闪光点。

而生活也并不是被痛苦占据,毕竟如果你翻翻我的朋友圈,就知道我每天过得有多快乐。更重要的是:

从这些酸、苦、辣中,我也品出了甜;在今年这平淡的日子里,我照样过出了酸甜苦辣,照样能从这酸甜苦辣中领悟人生哲理。

至于那些确实没能挽救的事故、损失,Xiu Wang(2021) 给出了答案:

New Year, New Features

和去年一样,我不喜欢刻意为自己立下新年 Flag。至于前几天经历的 0% 友尽事件……

2022newyear

逢考必过绝对是每个人的愿望,可这个愿望还得靠自己打拼;代码无 bug 未必是好事,因为在修复 bug 的过程中,“这个代码怎么不能跑”远比“这个代码怎么能跑”效率高。而至于发 paper,只能说目前自己接触的 research 只是扩展视野、强化基础、锻炼能力;发 paper 当然是较为硬性的评价指标,但比起这一年可能能发出的 paper,我更想亲自体验它背后的时光。

而在 2021 年的最后几个小时里,随着本篇文章推送到云端,我也正式为博客换上了新的技术栈与主题 。这个新主题看起来更加沉稳、纯净。如果说我有什么一定要有的期望,那就希望自己能在 2022 年中做到这两点。

写在最后

总体来说这一年是幸运的一年:我得以加入了我喜欢的团队,结交了良多优秀的朋友,收获了许多运气或努力带来的资源,也逐渐对生涯的规划有了一些成熟的思绪与看法。

但另一方面,这一年也并不好过。 我也放弃或没能抓住这些机遇中的一些,或是抓住了本不该抓住的机遇,为自己带来各种麻烦、烦恼、遗憾与后悔,亦或是在自己身上发现曾经修补过的问题。

受限于其中一些事情的特殊性,我没法在总结中和大家分享;但说实话,2021实在是太普通了——正如前文所说,这一年更多的,是在平凡的日子里的努力前行,没有什么伟大的高瞻远瞩,没什么撼天动地的壮烈篇章。

可生活未必要轰轰烈烈,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吃苦、忍耐,顶着生活的压力前行,从酸、苦、辣中尝出甜味、尝出思索、尝出收获、尝出智慧,还能过得快乐,那我希望这样的日子再来一年。

最后,请允许我摘录 USTC 的好友进钊送来的新年贺词作为本文的结尾。他对数学有着我见过的最纯粹的热爱,如果说“做学问的本质,就是登无人之境”,那也祝愿他有一天也能登入“无人之境”。

jog-msg-2021

(当然,他试图用两页 A4 纸写下上面的 footnote)

jog-msg-2021-math-1 jog-msg-20221-math-2